1988年,那时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很少,因为每家都有承包土地,农民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种好自已的耕地,使其多收一些粮食。当时不像现在有各种农耕机械,那时耕种完全是由牛来完成,所以每家每户都养有一至三头黄牛。在农村你不养牛,将是寸步难行,甭想收成一粒粮食。那时养牛纯粹是为了耕种。
黄牛从不挑食,只需在人们休息的晚间,把稻草或麦秆作为投放的草料,人们那时生活都不是很富裕,喂饲料的很少,只是对它饮水即可。在三四点钟,农民就起床开始耕种,这时牛吃进去的食物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反刍,一直要耕种到七八点钟才结束,黄牛全身是汗水,毛发都是湿漉漉的。当时的水稻田由于撒化肥太多,容易板结,又加之泥泞,牛拉犁十分吃力,喘着粗气。但它不能懈怠,因为犁田的农民手中握有鞭子。况且黄牛在很小时,农民就在它的鼻子上穿孔,插上了铁圈,那一拉一拽是很疼痛的。不但如此,在黄牛的身上还套有很多的枷锁和撇绳,黄牛在耕种过程中,无论再累再不情愿,但它无反抗之力,只能按照农民的意愿去拼命地拉犁。所以经过长年累月,黄牛肩胛的两侧都会磨成厚厚的老茧。
黄牛每天吃得是重复不变的稻草或麦秆,但干活十分繁重,就这样弄不好还要挨皮鞭抽打。那时有些农民一时买不起耕牛,在农忙耕种时,就会像亲戚朋友借牛耕种,黄牛不论是主人的土地还是其他人的,它一样兢兢业业、认认真真地拉犁,结束时,借用人只是给一把青草而已,有时甚至直接就把牛送还了主人。不过,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,现在耕种全部是机械化操作,黄牛也被解放出来,但在那个时代,黄牛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。鲁迅说:牛吃的是草,挤出的是奶,但黄牛挤不出牛奶,但它并不比奶牛做出的贡献小。
有些人吃一点苦、受一点累,就退缩了,就牢骚满腹了,就要求领导解决这,承诺兑现那,否则就耍脾气、撂挑子;干出一点成绩来,就要求与自已的付出相对应。那么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,又是为了谁,他又得到了什么回报呢。当前我们这个社会,仍十分需要老黄牛精神,那就是脚踏实地,兢兢业业,默默奉献,不求索取和回报。
颍上县法院也曾出现“老黄牛”式的先进典型人物---半岗法庭审判员黄亚、南照人民法庭庭长蒋晓,一年365天,蒋晓同志平均出勤330天,除去双休日、法定节假日,他等于出满勤。在政治待遇上,他与大家一样是科员级庭长;在物质上,他至今仍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;在安逸享受上,他在艰苦的基层法庭,一干就是20多年,没有提出调回县院上班,没有要求各种不合理的补贴;在案件质量上,他调解结案多,案件发改数量少,息诉服判率高,2013年荣获全省法院办案能手称号。
所以,我们要时刻摆正自已的位置,继续发扬老黄牛精神,淡薄名利,默默无闻,忍得住清贫、耐得住寂寞,只求奉献,不求索取,努力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,利用自已掌握的法律知识,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。投入毕生的精力,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、多做好事,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。如果每个人都能像老黄牛一样,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,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而献计献策,贡献出自已的一份力量,伟大的中国梦就很快能实现。